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

心底的「告白」


昨天終於按捺不住跑去看「告白」,看影評讚多過彈,想乎不會太差。 影片其實比我想像中好,因為我是怕了日本片慢節奏,看「櫻桃與蒲公英」時真的呵欠頗頗,縱然我想進入太宰治的頹廢無奈的世界...

 

「告白」令人嘩然,是因為它講中了成年人的恐懼。 年輕人殺了人不用受罰,是因為年輕人真的無知,需要成人立法保護嗎? 這樣的保護條例究竟是幫了犯人重新做人,還是簡接鼓勵未是法律上成年的人不斷受犯罪誘惑呢?  當15歲少年突然殺害好媽媽和妹後,社會認為是精神問題,那麼拯救年輕人的工作應有任何改變呢?

 

「告白」裡借老師喪女揭開成人不願對年輕人承擔的問題,大部份人其實是戲裡犯人AB的媽、熱血老師,並沒有嘗試了解年輕人的需求和想法,只用自己方法做事。 電影將年輕犯罪集中歸咎於家庭,當中可能沒有時間探討學校和社會的影響。

 

有人說「告白」是揭示了成人討厭年輕人的事實,我同意這觀點,但為什麼成人不喜歡現在的年輕人呢? 一般答案是無禮貌和規舉。  我小時侯並不感到成人憎惡我們,我感到成人花時間培育我們,令我們對將來充滿信心.... 我這樣說便是道出現今情況相反,「告白」片裡也說女學生叫男老師相救,原來是一場作弄,我突然對「春風化雨」有點陌生和冷化...

 

亞洲的教育制度一向重分數,學生由細到大是1部升學的機器;到公司工作,也是1部機器﹕不能說話、不准偷懶;現在香港的公司不是不聘用年輕人,就是利用年輕人當廉價勞工,有心讓他們從工作學習的有多少;父母終日不在家,孩子和花瓶沒啥分別...那麼年輕人如何生存呢? 為何生存呢? 大抵這是年輕人自殺的原因,片中很諷刺地說犯人A媽媽只教他學習零件,並沒有教他怎樣愛;犯人B媽媽只追問兒子為何從可愛小朋友變了魔鬼,害怕加驚慌地要殺掉兒子,不知道成魔過程..諷刺地指出望子成龍和麻木溺愛的觀念,苦害許多孩子。

 

「告白」常提出人的生命是否寶貴的問題... 相信每人都試過很痛恨某人時,有一剎那殺人的念頭或想那人死了就好,正常的市民知道殺人後得不償失或怒氣過了,才放棄這種不理性的念頭。 若法律賦予我們殺人權利,世界恐怕天下大亂了。因此,就算那人是死有餘辜,死不足惜的,人不能殺人。

 

我幾歲或10多歲時,對憎恨的人也想一刀而快之,並不會想別人生命如何寶貴等等,我沒有殺人並不代表我是一個好人,只是權衡輕重過後而不為,因此小朋友殺人並不是無知,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後果而已,作為家長便是要教導小朋友如何看待事情和管理自己負面的情緒。

 

犯人A是一棵乾涸的樹(沒有愛),別人的生命並沒有凌駕於他的私慾,因此看低犯人B,視小女孩是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、女友是消磨時間的東西,老師「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」,讓犯人A感受失去至親之痛,只是犯人A不會學到生命寶貴,枯枝怎樣吸收養分(愛)? 他的生命其實已經完結,一世人只會是求取而不會付出的。 90後是否覺得犯人AB其實大有人在呢? 結論是在未變枯枝前要救!

 

當香港年輕犯罪案不斷上升,「告白」更叫人屏息靜氣,因為「告白」不再是電影般簡單而是發達國家/社會現在要面對的問題。 有意生育的人和有孩子的父母,試想像孩子將來是犯人AB,或老師女兒,又或犯人A女友,結局同樣悲傷和心寒,但最重要是如何負責任地教育孩子,才不致自己的孩子毀了自己或別人的孩子;不生育的人可以暫時不用苦惱這問題,但不等於獨善其身,因為沒有愛的年輕人將來掌管社會時,他們才不會為昔日沒有愛惜他們,現在年老又自私的成人著想...

 

Radiohead "Street Spirit"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